为什么暧昧久了没进入恋爱关系?

来源:社会学了没

朋友最近结束了一段暧昧很久的感情,来找我探讨,她不明白,明明感受到这段关系的暧昧,时不时单独约会,对方却没有确定恋爱关系的意思,反而在她主动说起这段感情时,选择了逃避这个问题。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社内相亲》中,女主角喜欢朋友七年,她以为朋友给自己买了特别的礼物要告白了,却只是空欢喜一场。

“暧昧让人受尽委屈,找不到相爱的证据”,这首17年前的经典歌曲,放到今天依然有许多故事可以代入。你的身边一定也出现过类似的暧昧故事,或许你自己也曾经陷入过一段长期的暧昧关系无法脱身。

猜不透对方的想法,缺乏勇气往前走一步,真的主动了却没有回应。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探讨,为什么很多人在一步一步加深了解、日复一日的暧昧中,并没有往前迈出最重要的一步?

暧昧久了为什么不谈恋爱?

暧昧有两种解释,一是“含糊的”、“不明白的”,二是“(行为)不光明”、“不可告人”。生活中,我们提及暧昧,往往指的是男女之间态度含糊、不明朗的关系,这种模糊的感情状态用俗语简单来说,就是没有捅破确认关系的“窗户纸”。

1.保留可能:不够喜欢又想吊着

长时间暧昧却不恋爱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:吊着、海王。电影《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》中,Gigi一直是个对爱情充满期待和幻想的女孩,她出门约会,期待一次像电视剧中完美的爱情,但在每一次约会之后,却等不到男孩的下一次电话。她以为Alex喜欢自己。

但Alex用自己丰富的情场经验告诉Gigi,“如果一个女孩喜欢我,那很好,但她如果不喜欢我,外面还有很多这样的女孩。”

朋友那段暧昧很久的感情是和认识的大学同学,毕业后的一次偶然联系让两人慢慢熟悉起来,开始单独约会、频繁分享心事,她很确认他们不是纯粹的朋友关系。但对方迟迟没有表白的意向,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有魅力?她试图捅破这层窗户纸,对方只说确实有好感,但没有下一步的行动。

就算是这样,她也没有决定放弃,直到有一天对方突然跟她说自己有一个想追的女孩,于是慢慢和朋友断了联系。直到这时,朋友才猛然意识到,原来自己曾经以为和无限心动的暧昧,在对方眼中无足轻重。在更好的人出现之前,她都是那个替代品。

2.爱情时机:退而求其次的选择

爱情也许是一开始就没有遇到对的人,也许是两个人并没有遇到在一起的时机。毕竟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聊的来的人,不可能和每一个人恋爱,暧昧到爱情的转变需要时机和决心。

电影《花束般的恋爱》中,男女主角在车站遇见聊天后就慢慢喜欢上对方,却不敢挑明,“如果吃过三次饭还没告白,就会变成单纯的朋友,渐渐失去兴趣。”为了打破这样的说法,在第三次见面时,他们抓住时机,互相告白。

而电影《一天》中,男女主就没那么幸运,分分合合纠缠二十年,才终于同时鼓足勇气,确定了彼此的心意。

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,当我对你心动时,你并没有发现,当你对我感兴趣,我已经离开了曾经与你暧昧的边界。从暧昧到爱情的跨越,需要两个人的同时努力,晚一步快一点,都会错过爱情的最佳时机。

时机一旦错过,爱情就不再是追求的结果,变为普通朋友。

3.自我矛盾:当代人的独立与自尊

“独居”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关键词,点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,选择家居相关,你一定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:下班回家的年轻人,给自己做一点好吃的,独自享用,看剧,再洗漱入睡。这样的独居日常越来越普遍。青山资本发布的2021年度消费报告显示:2021年,我国独居人口达到9200万,贝壳研究院的《新独居时代报告》预测,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数将达到1.5-2亿人,其中20-39岁的独居青年将从2010年的1800万增加到4000-7000万人。

人们越来越喜欢独居了。个人经济的独立孕育了更个性化的生活方式,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,不需要为另一个人做任何改变,独立的自我很难接受另一个人融入自己的生活。

也许是因为太过于享受独处,又或许是自身有所缺陷的自卑。像《爱情与灵药》中女主角因为自身疾病自卑不想与男主确定恋爱关系,《社内相亲》中女主碍于身份地位的悬殊不敢接受男主更近一步的关系。人们的观念从以前的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变成了“先过好自己”,自我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凸显,个体与个体的联结不再那么紧密,独立、自尊,这些个性化的心理拉开了人们的距离。

我们越来越发现,生活中不是那么需要另一个人,自己过得就可以很好。自我的边界清晰划分,很难为他人放下这份界限。如果暧昧就可以偶尔享受情感的愉悦,保持独立的自我,个人不再必要进入到一段恋爱关系中。

我们都知道,暧昧和恋爱本质上非常不同。暧昧是轻松的、明快的,它容易上瘾,也可以轻易结束。而恋爱往往意味着责任和未来。如果一个人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,比如正准备出国可能面临着几年的异国恋,比如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,恋爱中需要补贴,比如恋爱的时间和成本巨大,分手并不容易。

在社会关系愈发复杂的现代文明化进程中,个体面临不断增多的不确定事件。在对事件认知中倾向把个人置于社会交织的网络之中,将其看成是与他人发生关系的人,看成是社会状况中的个别人。以“想象化他人”的关系视角检视行动的合理性,把握并权衡彼此间恰切的社会距离,以期规避冲突产生的利益损害。一旦跳脱出心动的视角看待这段关系,更多的显示因素涌来,考虑和衡量的事情越多,越会担心这段关系带给自己的损害。

对于生活、自由、经济的权衡,在暧昧和爱情之间设定了清晰的界限。年轻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,青春期因为一点小事会心动的年纪过得很快,成年人的恋爱绝不仅仅是心动,能不能跨过现实,拥抱真实的对方,考验的是双方的勇气和真诚。

为什么我们还会选择暧昧?

既然暧昧久了没有结果,暧昧也有这么多衡量,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进入一段暧昧关系中呢?暧昧关系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
1.未知待定的美好

有人说爱情最美好的时候就是暧昧,放肆撩拨的情话,日益加深的了解,每时每刻想要见面的冲动,琢磨不透的情绪衍生出浓烈的近似于爱情的快乐,甚至有时比恋爱更愉悦,以至于爱情小说里常说,“暧昧到在一起之前是一段恋情的最高潮,此后都是下坡路”。

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效应叫做—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,这个效应是指,当有外界压迫或着干扰时,伴侣间的关系反而更牢靠更亲密。在暧昧中,不急于确立关系,或者稍微隐藏自己的感情,会增加对方的喜欢和投入,也会让之后的恋情更加美妙。

就像偶像剧观众最喜欢看男女主拉扯不清却迟迟不肯在一起,韩剧中最常见的就是“八集定律”,男女主在剧情一半之前,完成相识——相知——推拉暧昧的过程,在第八集有所突破,再误会暧昧,最后牵手和好。男女主角的情感拉扯考验着剧外观众的心,不论是他人还是自我的暧昧,都像一个美好的谜,让人对未知的将来充满了期待。

2.彼此了解的时间

在暧昧伊始,每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,但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和观察,盲目和随意地走入一段恋爱关系,最后才发现双方不合适,会对彼此都造成极大的伤害。

有人说,进入一段恋爱关系之前,暧昧是必修课。打开社交平台搜索“暧昧”,一定可以看到有人询问:暧昧需要多长时间?谁应该掌握主动权?这样的讨论层出不穷,以3-6个月的暧昧期为经典长度。

不是所有恋情都始于一见钟情,暧昧是大多数恋爱开始前的必要准备,创造时机让感情双方互相增进了解,信息交换之后进行决策,双方都在寻找最合适的相处方式。

3.坚定自我的需求

暧昧一定是有交流性的,不是一个人的努力。如果在自以为进入暧昧期的时候,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应,请及时止损,不要过度放大每一个行为。每一段暧昧关系的根本,是弄清楚自己的需求,并且相信自己的需求,掌握这段关系的主动权,学会在不舒服的情感中及时喊停,也学会勇敢让一些珍贵的感情存在。

坚定自我的需求,不在暧昧中迷失,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先爱自己。不讲明白的暧昧一旦成为拉锯战,更多的是对身心的巨大消耗,勇敢一点结束暧昧期,不论结果如何,都是新的起点。让自己快乐才是正经事。

结语

当我们在讨论爱情的时候,也在讨论并接受爱情的复杂性,这种复杂里包含了人性、时机、矛盾和权衡,也许还有更多的因素。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,都会带来暧昧关系的失败。但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,也只是需要一些勇气。与其思考ta是不是足够在意你,足够有勇气,不如去思考你是不是足够在意ta。

梁永安教授说:“爱人应该像爱一棵桃子树一样,从一颗种子,到开花结果,年年月月,一起经历风风雨雨,阴阴晴晴。”不论是暧昧也好,恋爱也好,情感会重新塑造我们对于珍贵的定义,成为独一无二的回忆。

愿我们相信爱,享受爱。

安利时刻

不少人对“人生教练”或者“教练对话”这个新技能和新职业感兴趣,想深入了解和成为教练,或者想寻求教练帮助、体验教练服务,那怎么办?

干脆我直接组建“社没教练体验交流群”,欢迎大家来玩儿。在群内,你可以获得:教练入门、教练副业创富的介绍和科普;教练对话和服务的一些体验名额;社没教练工作坊的免费名额

用“专业+教练”思维,帮你打通成长中的多场景卡点,比如:身心疗愈、育儿育人、职场职业、关系沟通、领导力、IP打造、情绪管理、创业销售、自我成长。

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,即可进入“社没教练体验交流群”,申请暗号:社没教练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